提升汽车维修服务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一、加强行业诚信建设
?构建监管机制?: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构建企业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动态监管机制及信息化监管平台,用市场信息透明和消费者口碑推动市场诚信建设。
?引入第三方评价?: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维修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将消费者和授权的第三方评价作为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和诚信企业评比的重要内容。
?加强宣传引导?:积极树立、宣传各类行业服务的典型和标兵,总结推广企业经营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曝光消费者权益侵害行为,宣传维权知识案例,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推进标准化建设
?严格市场准入?:按照相关标准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确保维修企业维修能力达标。
?规范维修服务?:维修企业要遵照相关标准及汽车维修技术文件开展汽车维修服务,确保维修质量合格。
三、广泛开展便民服务
?创新服务形式?:鼓励企业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手段,广泛开展预约式修车服务,提升修车时效。通过提供代步汽车、上门接送车等延伸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完善救援服务?:合理布设救援网点,确保救援服务快速、高效。同时,要注重打造本地的汽车维修救援的社会公共服务品牌,并加强服务质量监督。
四、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
?畅通投诉渠道?:公布投诉电话、网站,设立接待服务场所,确保投诉渠道畅通。
?及时处理反馈?:公布投诉受理范围、处理流程及处理时效,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五、打破维修配件渠道垄断
?鼓励自由流通?: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标或标识的独立售后配件。
?保障配件权利?: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汽车的权利。
?建立追溯体系?:建立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透明配件供应渠道,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可溯源、可追踪。
六、加强维修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考试内容?:增加实际维修操作技能考核,强化维修企业关键岗位和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培养实用人才?:支持大专院校、中职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优化培养体系,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探索形成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与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
七、提高维修装备技术水平
?开展第三方认证?:鼓励汽车保修设备开展第三方认证,建立汽车保修设备推荐制度。
?研发先进设备?:鼓励维修装备生产企业积极研发、生产各类先进适用的汽车维修诊断检测设备。
?采购认证设备?:鼓励维修企业采购、使用经认证和推荐的维修检测设备,保证维修质量和作业安全。
八、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电子病历?:建立覆盖全国的汽车“电子病历”系统,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搭建网络平台?:鼓励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汽车维修服务质量评价网络平台。
?完善管理系统?:鼓励维修企业建立健全维修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
九、依法加强维修市场监管
?监管经营资质?:加强对维修企业经营资质监管,确保企业符合开业许可条件。
?规范服务行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汽车维修合同管理、“三检”管理、维修竣工合格证和质量保证期等制度,切实做到行业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查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各类非法经营、超范围经营、非法改装及承修报废汽车等行为,规范和净化市场环境。